-->
麦理浩-抖音百科
麦理浩(英语:Murray MacLehose[1],1917年10月16日~2000年5月27日[3]),男,英国人,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2]是英国资深外交官及殖民地官员,1971年至1982年出任第25任香港总督,是香港历史上在任时间最长的港督。[6]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麦理浩在英国皇家海军预备队和马来亚殖民地服务队服役,1947年加入英国外交部门。[1]1950年至1954年,麦理浩被派驻捷克布拉格任商务秘书及领事。[2]1954年后,他任英国驻新西兰惠灵顿高级专员,驻巴黎商务秘书、参赞等。[2]1963年,他任英国外交部远东司司长。[2]1967年至1969年,他担任英国驻越南大使。[1]1969年至1971年,他担任英国驻丹麦大使。[1]1971年,他开始担任香港总督兼总司令。[1]同年,他提出了“十年建屋计划”,即在10年内新建供180万人居住的公共房屋单位;为每一位适龄儿童提供学位,实现小学全部免费教育;强力打击贪污,成立廉政公署。从1973年至1983年10年间,他领导的香港政府共花费68亿港元,包括改建早期徙置居民的屋村,解决了150万居民的住房问题。[7]1982年,他受封为勋爵,晋身英国上议院。2000年5月27日,麦理浩病逝于苏格兰。[3] 麦理浩主政香港期间,开通穿越维多利亚海峡的海底隧道,兴建了香港地铁等大型交通设施,从根本上改变了香港的交通。[7]1982年,麦理浩受封为勋爵,晋身英国上议院。[3]香港有一条以他命名的行山径──麦理浩径(MacLehose Trail),2016年入选国家地理频道(National Geographic)的“全球20条最佳行山路径”。[8] 人物概述
麦理浩见证了香港的经济起飞,任内经济增长之强劲为开埠以来所未有。在他的协助下,香港由原本以轻工业为主导,逐步转型以电子工业、金融业和商业为重心,一跃而成“亚洲四小龙”之一,为香港的繁荣稳定和日后成为亚洲国际金融中心,奠定重要基石。此外,财政司夏鼎基爵士在麦理浩任内提出的“积极不干预主义”,也成为了港府的理财哲学、以及麦理浩在施政上的依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