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转偏向现象

地理学的自然现象之一
地转偏向现象(英文:Geocentric deviation phenomenon)是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产生了地转偏向力。正是在这种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使得在地球表面及其附近做水平或近似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离原来运动方向和轨道的一种现象。[1]
地转偏向一般规律是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在赤道上不发生偏转;在同等条件下,纬度越高、速度越快,则偏转程度越大。[1]
地转偏向力是指在转动系统中出现的一种效应。法国人古斯塔·加斯佩德·科里奥利在1835年首先确定,又称为“科里奥利力(Coriolis force)”。[2][3][4]地转偏向力的存在与三圈环流、季风环流、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以及洋流的偏转与河流的侵蚀和沉积等许多自然地理现象密切相关。[5]

定义

由于地球在不断地进行自转运动,因此导致在地球表面及其附近做水平或近似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离原来运动方向和轨迹的现象,在地理学上称为地转偏向现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