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连环

中国民间智力玩具
九连环是一种源自中国古代的益智游戏,由九个环组成,环环相扣套在一长柄上。玩家需遵循特定规则,通过341步操作将所有环解下。解法虽有规律,但需玩家耐心与细致观察。游戏规则简单:第一环可随时操作,其他环则需跟随领头环进行操作。掌握规则后,解环过程变得直观且易于记忆。[1]
九连环的起源尚不明确,但其概念至少可追溯至战国时期的中国文化。《战国策》记载了秦始皇赠送玉连环给齐国君王后的故事。明代杨慎在《丹铅总录》中描述了九连环,提到它由玉人巧匠制作,能够相互贯穿并解合。西方对九连环的最早描述出现在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1510年的论文中,他提到了三环或更多环的解法,引发了关于九连环起源的东方与西方的讨论。九连环在皇宫中受到欢迎,康熙皇帝在1713年的六十大寿时收到玉制九连环作为礼物,而末代皇帝溥仪也拥有一套精美的翡翠九连环。[1]
曹雪芹的《红楼梦》中提到了解九连环的场景,而明代的俗曲和清代画家余集的作品中也有九连环的身影。此外,19世纪下半叶的上海风情画家吴友如的作品《妙绪环生》中,也描绘了妇女们玩九连环的场景。[1]

解步骤

“一共是341步,就可以使九个圆环从杆架上拆取下来或装在杆架上。解九连环要按一定的游戏步骤,口诀很简单“一三五七九,二四六八”,取掉一个的时候,第二个取不掉,但后面的第三个可以取掉。把前两个装上的时候,第三个取掉了,那么取掉前三个的时候,第四个是取不掉的,真相是取掉了第五个,每去掉一个的时候,要把它全部装上来,然后再全部恢复一遍。”杨先生告诉记者,一些外国科学家认为九连环还包含乐二进制等很高深的数学原理和人生哲学。“玩九连环,可以调整自己的情绪,玩儿起来其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