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类剥制机具是一种专门用于处理成熟麻类作物的机械设备,包括剥皮、原麻或粗纤维的制作。[1][2][3]
发展历史
麻类剥制机具的发展始于1839年,当时法国人P.塞隆发明了一种小型剥麻机,最初用于剑麻加工,后来经过改进,也被用于剥苎麻。到了19世纪末,法国成功研发出了小型人工喂入的反拉式剥麻机,并在美国获得专利,这种机器随后在多个国家得到广泛应用。1946年至1955年间,美国开发出了大型双滚筒剥麻机。英国在50年代研制出了黄麻剥皮机和洗麻机。苏联在30年代研制出了打麻机,在60年代又研制出了红麻剥皮机,并于1975年推出了一次喂入型红麻剥皮机。中国的麻类剥制机械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起初主要是研制一些简单的剥制工具。此外,中国还从国外引入了龙舌兰麻刮麻机,并在80年代初研制出了剑麻刮麻机。
工艺流程
麻类剥制机具的使用取决于具体的麻类作物及其相应的加工工艺。黄麻和红麻通常采用剥皮机剥离麻皮,然后通过沤制和洗麻机洗涤来制造麻纤维。有些情况下,红麻鲜茎(或干茎)在沤浸清洗后直接制成纤维。苎麻的剥制过程中,剥麻机会将麻皮从麻茎上剥离,并去除外壳,或者手工剥离的麻皮可以通过刮麻器去除外壳,从而制成原麻。对于像龙舌兰麻这样的叶纤维作物,使用的是刮麻机来分离纤维。而亚麻和大麻则是通过碎茎机、打麻机或碎茎打麻联合机来处理沤浸晒干后的干麻茎,以制造纤维,并且会使用梳麻机来清除麻屑等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