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船法师

原新加坡佛教总会主席
宏船法师(1907~1990年),新加坡光明山普觉禅寺第二任住持,新加坡佛教总会第二任会长。原籍福建晋江,早岁披缁。后赴南洋,开办新加坡光明山普觉禅寺。历任世界佛教僧伽会副会长、新加坡佛教总会主席等职。法师精风水堪舆之术,颇为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所知遇。1990年安详舍报,享年八十四岁。法师一生致力于宏法、慈善、教育事业之推动。与中国佛教界亦来往频繁,对大陆佛教寺院之重建亦颇为关心。晚年,宏船法师在1982年至1990年间前往中国八次,参观圣地佛教遗址并主持宗教仪式,会见了中国和佛教领袖,帮助恢复了与他师父惠全法师有关的寺庙。逝世后,在普觉禅寺修建了一座舍利塔和一座纪念馆来纪念他。[1][2]

人物经历

1922年,宏船法师在程天寺受戒,并获得法名宏船。15岁时,闻泉州承天寺住持会泉法师,在寺中讲经,乃诣承天寺,依会泉法师剃度出家。翌年,赴莆田广化寺,依本如老和尚受具足戒。1924年,厦门南普陀寺住持转逢和尚,将子孙庙的南普陀寺改为选贤制的十方丛林,选会泉法师为首任住持。宏船法师也随著会公到了南普陀寺,在会公身边为侍者。晨夕亲炙,会公亦为之口传心授,受益良多。
1927年,会公任满告退,太虚大师继任住持,宏船因之亦有亲近太虚大师的机会。1932年,会泉法师常住厦门虎溪岩,改虎溪岩为净土道场,翌年,就万石莲寺开设佛学研究社,宏船法师升任监院,纲维寺务,使会公得以专心讲学。太虚大师到万石莲寺访会公,曾书一联赠宏船法师云:“海上有山森万石,人间度世仗宏船。”由此可见大师对宏船法师的器重。
1937年,中日战争开始,南普陀寺受战争影响,殿堂被毁,僧众四散。宏船法师随著会公长老,南渡星洲。先后游化仰光印尼、槟城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