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干支推算表

用于推算日干支的方法
日干支推算表,是指公历日期和日干支之间换算的表格。干支纪日法是中国古代一种记述日期的方法,将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组成60个基本单位,从而形成以60天为周期的干支纪日法。[2]
夏代已有十天干纪日法,商代在夏代天干纪日的基础上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配合在一起, 形成六十循环的纪日法。[3][4]干支最早被用于纪时是用来纪日。黄帝时期,六十甲子就开始被用于纪日了。[3][4][5][6]春秋战国时期,干支纪日成了史官的正式纪日方法。《汉书·五行志》里记载了关于太阳黑子的首次详细记录,使用的方法即为干支纪日法。[7]干支记日最长最完整的记录是至少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72年)二月己巳日开始,已有2700多年。[7][8]
日干支的推算是利用元旦干支的代数,以其为基础,加上所求的日数,然后按照月份的不同加上或减去某个常数,将得数再除以天干地支的周转数,所余之数即为所求的日干支代数,这是平年日干支的推求方法,若逢闰年,因二月多了1天则应从三月起,在所求的代数上再加上1。[9]
春秋战国时期,人出生的干支日期开始被当做一种诊病的因素,《黄帝内经》中就有着相关记载。 同时,《黄帝内经》中的许多医学理论,如运气学说、五行论、经络学说、阴阳论等,都将天干地支结合起来,干支开始被用于中医学[10]《大正藏》中记载,日本以以出生年的干支为准,确定“本命日”。[11]

名词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