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弹词-抖音百科
弹词是中国明清两代传统曲艺形式,主要流行于中国南方,也称“南词”,[1]是一种用琵琶、三弦伴奏的说唱文学形式。[2] 弹词主要由说、噱、弹、唱等部分组成,唱词以七言句为主,间有三言衬字。[2][1]表演者大都一至三人,伴奏乐器多以三弦、琵琶或月琴为主。[3]其作品多为长篇,每次开说前往往插上一段开篇,相当于话本中之人话,供演唱者定场试音之用。弹词多用第三人称叙述,文字浅近,语言上有“国音”和“土音”之分。[2] 弹词起源于宋代陶真和元明词话,出现于明代中叶。在明嘉靖、万历时,弹词已在南北各地演唱。[1][2]清代弹词在清代讲唱文学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流传作品最多,发展极为繁荣。[2]大约自清乾隆年间,北方虽仍有弹词,但弹词流行的地区已缩小于江苏、浙江等江南一带。[1]弹词逐渐与当地吴语、俗语、民间音乐相结合,[4]发展出苏州弹词、扬州弹词、四明南词、长沙弹词、桂林弹词等弹词种类。[3]清代刊刻的一些弹词作品如《双珠凤》《义妖传》《玉蜻蜓》等一直流传至今。[4] 2008年,扬州弹词、长沙弹词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5][6]2011年,苏州评弹(苏州评话、苏州弹词)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7]2019年,扬州弹词摘取“卢浮”银奖。[8] 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