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英文名:Bus,别名:公共汽车、巴士)是一种专门用于载客出行的机动车辆,通常沿固定路线行驶并配有专用路号。其外形通常为方形,配备窗户和座位。在城区,公共汽车的时速一般在25~50公里/小时,在郊区甚至可以达到80公里/小时。[1]
公共交通的起源至少可追溯至1826年公交车经历了从最初的马车服务到蒸汽机动力、汽油发动机、双层公共汽车等不同阶段的发展,20世纪后期开始出现空调公交车,21世纪则迎来新能源、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持续提升乘车舒适度和环保性能。[2][3] 公交车的结构和原理主要包括动力来源、传动系统、制动系统和悬挂系统。公交车的动力来源是发动机,通过燃烧汽油或柴油产生动力驱动车辆前进。新能源公交车则采用电池组和电机的组合来实现动力输出。传动系统通过离合器、变速器和传动轴将动力传递给车轮,实现车辆的运动。制动系统通过脚踏制动和手刹制动控制车辆的减速和停止。悬挂系统利用减震器和弹簧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这些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公交车的结构和工作原理。[4][5]
根据不同的布局和尺寸,公交车可以分为双层巴士、铰[jiǎo]接巴士、低地台巴士;根据尺寸,公交车可以分为双层巴士、单层大型巴士、单层中型巴士和小型巴士等不同类型。此外还有快速公交系统(BRT)、导向巴士、学校巴士、长途巴士和BIT公交车等其他分类。[1] 发展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