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人

中国传统手工技艺
糖人是由蔗糖麦芽糖调制而成原材料,加热后制作出各种形状、人物、动物、成画的中国传统手工技艺。[6]
糖人技艺是一种汉族传统手工技艺,制作者多挑一个担子,一头是加热用的炉具,另一头是糖料和工具,使用的工具很简单,多是勺形和铲形的。[7]相传,糖人是由明朝宰相刘伯温所发明,刘伯温将这门制糖人的手艺传授出去,自此中国的街头巷尾都有糖人担子的身影和叫卖声。[6]另一个说法是宋代即有糖人,但多是平面造型,如同今天的糖画,时称戏剧糖果,后来也被称作稠糖葫芦、吹糖麻婆子、打秋千稠饴、糖宜娘、糖官人、糖宝塔、糖龟儿等。[7]糖人按照其制作工艺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吹糖人、画糖人和塑糖人,其中吹糖人的工艺最为复杂。[8]
糖人是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传的民间手工技艺,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实用价值和民俗艺术价值。[9]捏糖人的技术在奈良时代(710年—794年)至平安时代(794年—1192年)之间从中国大陆传到日本,之后在江户时代被普及。[10]2007年,丰县吹糖人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1],2008年6月,天门糖塑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2013年4月,糖画列入第三批商丘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

历史沿革

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