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农学会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农学会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农学会是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关注“三农”问题的大学生自发组织的大学生实践及学术研究型社团,主要致力于中国新农村建设的调查、实践与研究及国家农村政策宣传。学会以“三农”调研和支农实践为主线开展相关活动,学会自2004年成立以来,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每年在寒假、“十一”长假以及暑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下乡支农调研活动。学会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支农社团”、第三届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湖南“首届大学生优秀社团”、湖南省大学生“十佳社团”、第二届“全国新农村建设十大杰出社团”。

学会发展

三农学会作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第一个涉农学生社团,从2004年成立以来,社团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社团会员逐步由商学院逐渐扩展到全校,社团的社会影响也逐步由学校扩展到全省乃至全国,充分展示了当代青年学子关注社会,关注三农的时代风貌。学会一直立足于学校,面向社会,以关心三农和提高会员的学术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在组织上根据我校两个校区的实际情况成立了“一会两部”的常规运作模式,其采用“总部”在本校区,分部设在分校区的树杈式机构,既有利于整个学会的团结又有利于分部的独立开展工作。
在整个运作模式上也通过借鉴其他社团的成功经验和自我创新,形成了具有支农社团特色的运作形式。也能形成对于会员的稳定的培养模式,即大一新生锻炼能力和了解三农政策为主,大二学生组织协会和运作品牌活动,大三学生和研究生结合自己的专业深入学习三农方面的理论和探究新农村建设,争取培养一批能够支援农村以及在基层工作的人才,大四学生和已毕业学生为智囊团。并且建立了以三农学者、社科院研究员、外部学社团体、本校教授和博士为指导的顾问团。[1]
积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分别与湖南省长沙雨花区洞井镇湘西保靖县株洲市石峰区茶陵县永州市打鼓坪林场、安徽阜阳市的南塘村、河北邯郸市定州市等地建立了相关的支农实践基地以及长期、稳定的工作联系。学会在组织社团的过程中,还非常注意自主组织活动,曾组织大小活动数百次,在校内和校外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2004年5月,三农学会接受著名的“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先生领导的《中国改革》杂志社新乡村建设中心的支农指导,通过大学生调研网,与全国各地的涉农大学生社团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学会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与全国大学生的交流和合作,曾在05年、06年、08年共计派6人到北京参加温铁军先生组织的全国大学生交流,不仅加深了学会会员三农方面的理论水平,而且与全国支农队员建立了广泛的交流,为本学会的会员搭建了更广泛的平台。2006年4月学会给湖南省委张春贤书记写了一封信,就支农大学生在支农过程中的实践经历、困难,和自己在支农实践中产生的一些想法等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这封信省委张书记非常重视,并做了重要批示,在批示中他鼓励大学生的支农活动,并且殷切的希望大学生能够深入基层,塑造自己,更好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自己的作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