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城隍》,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大致创作于清朝康熙年间,收录于《聊斋志异》,是《聊斋志异》的开篇之作。[4][1][3] 《考城隍》讲述了宋焘在去世后由神差邀请,考取城隍一职。但是宋焘以孝敬母亲为由,恳求在母亲百年之后再赴任。他孝敬母亲的行为感动了诸位神仙,于是被准许还魂为母亲尽孝的故事。[5]《考城隍》一文中首先强调“仁孝”思想。此外,《考城隍》也表现出蒲松龄对科举考试的态度,通过对阴间科举的赞扬来反讽阳间的科举制度;同时传达出“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的善恶观念。[1][6][7] 《考城隍》只能算《聊斋志异》中的二流作品,但这篇作品带有“开宗明义”的性质,不管是仁孝之心,还是鬼狐神妖的艺术构思,都属《聊斋志异》的首创。[8]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