麂属

鲸偶蹄目鹿科下的一个属
[]属(Muntiacus)是鲸偶蹄目鹿科下的一个属,[2]为小型鹿类。[7]全世界有11种,[9]中国有6种。[10]原产地为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栖息于平原、丘陵、山地、草原、森林等多种环境。[7]小麂Muntiacus reevesi)被人为引入英国爱尔兰比利时荷兰日本等国,成为入侵物种。[7]
麂属动物体长60-160厘米,肩高40-80厘米,体重10-50千克[7]雌雄都有角柄,雄性的角柄末端有短的角,长度为2.5-5.2厘米,雌性无角。[7][1]雌雄都有细长的犬齿,[7]雄性犬齿较长且清晰可见。[1]皮毛为深棕色、黄棕色、灰棕色等,有些物种具有斑纹。[7]它们是维持森林生物多样性、尤其是维持顶级食物链最重要的物种,[8]也是重要的植物种子传播者。[7]
麂属动物曾是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最常用和最受欢迎的野味肉类之一,其皮还可用于制作服装,[7]角可供观赏或制作成文玩[11]根据《中药大辞典》,小麂的肉可药用。[12]麂属动物还被许多动物园饲养用于观赏。[7]麂属动物种间分歧时间很短,但核型[a]差异巨大,核型演化速率远高于哺乳动物其他属,是一个挑战染色体[b]数目底线的类群,具有核型演化和性染色体演化方面的科研价值。[10]
由于狩猎和栖息地丧失等原因,[7]已确定5个物种有种群数量下降的情况。[11][13][14][15][16]2021年,黑麂贡山麂赤麂海南亚种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其中黑麂为一级,贡山麂和赤麂海南亚种为二级。[5]202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麂属有无危2种,易危1种,近危1种,极危1种。[4]2023年,黑麂和越南大麂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6]另一方面,麂属动物在一些地区为入侵物种,会啃食树皮,损伤树木,并进食农作物。[7]

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