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东山经

战国时期已轶创作的散文
山海经·东山经》是一篇战国时期的散文,作者不详。该篇散文详细介绍了东方四个大山系,共四十六座山的方位和物产情况。其中包括了东海之滨的东胜山、东华山、东夷山、东[yuè]山等山脉,以及这些山脉所产的珍贵物品,如瑶琴、玉璧、龙骨等。《山海经·东山经》是研究中国古代地理、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文献之一。

作品原文

东山之首,曰[][zhù]之山。北临乾昧,食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海。其中多[yōng]鳙之鱼,其状如犁牛,其音如[zhì]鸣。
又南三百里,曰[lěi]山,其上有玉,其下有金。湖水出焉,东流注于食水,其中多活师。
又南三百里,曰栒状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碧石。有兽焉,其状如犬,六足,其名曰从从,其鸣自[xiào]。有鸟焉,其状如鸡而鼠毛,其名曰{此虫}鼠,见则其邑大旱。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湖水。其中多箴鱼,其状如囗,其喙如箴,食之无疫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