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下》。[1]“民贵君轻”成为后世广泛流传的名言,一直为人引用。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换的。[2]所以,百姓最为重要。[3] 作品原文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1)次之,君为轻。[4]是故得乎丘(2)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5]诸侯危社稷,则变置。[6]牺牲(3)既成,粢盛既洁(4),祭祖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7]
作品注释
(1)社稷;社,土神。[8]稷:谷神。古代帝王或诸侯建国时,都要立坛祭祀“社”、“稷”,所以,“社稷”又作为国家的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