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岭府

长岭府
安州- 华州- 海州-

正文

渤海国长岭府,今吉林省桦甸市桦甸镇大城子村“苏密古城”。长岭府,渤海国“十五府”之一,领瑕、河二州。城池呈“回”字形,分为内城和外城。
长岭府在渤海国建立以后,在几代郡王的努力下,国力逐渐强盛起来,到宣王大仁修时代,疆域达到五京十五府一百余县,其中的长岭府,就是今天的桦甸市,长岭府所在地,即今天的苏密城。苏密城城址是吉林省重要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桦甸市人民政府组织有关专家对苏密城城址进行现场考察、论证,一致认为其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并得到了很好的研究和保护。苏密城城址2006年已被国家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代的长岭府,是渤海国直通唐朝首都长安的要道。当时,唐朝平卢节度使是渤海国的上司,治所在营州。渤海国使者由上京龙泉府去营州或京城长安,长岭府是必经之地。从苏密城的建筑规模和出土文物来看,当年这里人丁兴旺,繁华热闹。那时,外城居住着各行各业的人民,内城设置着官衙,王子、使臣、商贾、学者……奔波于营州道上,北方的物产由此流向关内,关内文化、技术和特产则在这条通道上带向更远的地方。从而使这条古道成为关内外商品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晚唐诗人温廷筠从《送渤海国王子归国》一诗,便是这交流的见证:“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定界分秋涨,开帆到曙霞。九门风光好,回首是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