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竹石牧牛
北宋 · 黄庭坚
xiǎo
xiāng绿
sānchǐ
lǎo
shíshènàizhī
qiǎnniú
niújiǎoyóu
niúdòuzhú
译文
作品简介
作品赏析
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译文
郊野里有块小小的怪石,怪石边长着丛竹子,挺拔碧绿。
有个小牧童持着三尺长的鞭子,骑在一头老牛背上,怡然自乐。
我很爱这怪石,小牧童你别让牛在它上面磨角。
磨角我还能忍受,可千万别让牛争斗,弄坏了那丛绿竹。
[
4
]
作品简介
《题竹石牧牛》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五言古诗。是黄庭坚作品中影响较大的一篇。前四句写画面,分述石、竹、牧童与牛。后四句是写意,主体是牛,眼光落在牛好磨角、争斗的特点,再关合画面的竹石,于是使静的画面变得活泼生动,同时表白了自己爱竹爱石的心情,而爱竹石,正是当时文人对自己超尘脱俗的情操的寄托。
[
2
]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为苏轼李公麟合作的竹石牧牛图题咏,但不限于画面意象情趣的渲染,而是借题发挥,凭空翻出一段感想议论,在题画诗中别具一格。
前两句“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咏苏画竹石,野外有块小小怪石,石边有一丛翠竹。“峥嵘是山石嶙峋的样子,借代怪石。
三四句“阿童三尺箠,御此老。”咏李补人牛,牧童手持三尺鞭,骑着头老牛。“觳觫”是牛恐惧貌,语出《孟子·梁惠王》,借代老牛。更 多内“老觳觫”与“小峥嵘”在字面上遥相映带而成趣,带有浓郁的书卷气而语气亲切有味。
后四句“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是观画有感,因为竹石野趣可爱,而人牛生动逼真,所以诗人不禁对画中牧童打起招呼来————这石头我太喜欢了,别让牛角磨擦损伤;更不能让牛打架,践踏了丛竹————这丛竹我也一样喜欢,语用韩愈“牧童敲火牛砺角”(《石鼓文》)李涉诗“无奈牧童何,黄牛吃我竹”(《山中五无奈何诗》)。句调则仿李白独漉篇》:“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不见月尚可,水深行人没。”厚竹薄石,以石坚于竹故云耳
综上所述,这首诗从画中的竹石牧牛,联想到生活里的牛砺角和牛斗,再以之寄寓自己对现实政治的观感,而一切托之于“戏咏”,在构思上很有曲致,也很有深度。宁静的田园风光与烦嚣的官场角逐,构成鲜明的对比。通篇不用典故,不加藻饰,以及散文化拗体句式(如“石吾甚爱之”的上一下四,“牛砺角犹可”的上三下二)的使用,给全诗增添了古朴的风味。’后四句的格调,前人认为是摹仿李白独漉篇》的“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不见月尚可,水深行人没”(《陵阳先生室中语》引韩驹语),但只是吸取了它的形式,词意却翻新了,不仅不足为病,还可看出诗人在推陈出新上所下的功夫。
[
5
]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当时作者在京师任秘书省著作佐郎。黄庭坚与苏李公麟同在京。苏轼与李公麟多次作画,黄庭坚题了好几首诗,这首是最出名的一首。
[
5
]
[
1
]
作者简介
黄庭坚
北宋时期文学家、书法家
黄庭坚(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洪州分宁(今江西九江市修水县)人,字鲁直,小字绳权,自号山谷道人,黔安居士、晚号涪翁、人称黄太史、黄山谷、豫章先生、黄文节公。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始祖。黄庭坚自小聪颖,熟读五经,七岁即能赋诗,少年时随舅父李常淮南游学,打下扎实的文学基础;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中进士,调任汝州叶县尉,第二年赴任,因报到逾期被拘禁,直到年底才正式上任,在叶县共任职三年多,他的原配妻子孙兰溪也逝于叶县;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黄庭坚参加四京学官考试,因成绩优异被任命为北京国子监教授,熙宁九年(1076年)任期届满,受文彦博赏识,举荐其继续留任,直到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才赴吏部改官任吉州太和县令。元丰六年(1083年)解官太和县令,调任德州德平镇的监镇官。元丰八年(1085年)年仅十岁的宋哲宗继位,由倾向旧党的高太后实际执政,黄庭坚于四月被诏为秘书省校书郎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任《神宗实录》检修官,因此期间与作为旧党的苏轼关系密切,故此被视为旧党,最终因新旧党派之争而贬谪蜀中;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任太平州知州,上任几日即被罢官,崇宁二年(1103年)因“幸灾谤国”获罪而被除名,流放宜州,崇宁四年(1105年)卒于宜州;高宗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追授直龙图阁学士加太史,恭宗德佑元年(1275年)谥封“文节”,后人尊为“黄文节公”。